敏珠林寺

Minling  

 

    敏珠林寺是西藏宁玛派(红教)的三大寺之一,位于拉萨市山南扎囊县,是宁玛派(红教)在前藏的一个主寺,该寺建于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由宁玛派的一位伏藏大师德达岭巴·吉美多杰创建。

    敏珠林寺是前藏宁玛派两座著名寺院(另一座为多吉扎寺)之一。因这两座寺院所传的伏藏不同而形成了宁玛派的两个小支派。敏珠林寺以传授"南藏"为主,附带也传授"三素"(即:大素尔·释迦迥乃、小素尔·喜饶扎巴、卓浦巴)以来所传承的佛教经典。在寺主的继承上以父子或血统关系上。这对研究藏传佛教中的宁玛派的兴盛、发展、衰落及其传承教义,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

OUJINGL

敏林佛学课堂

Dharma Courses

——

现在很多人对当今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忧心忡忡,其实依佛教的智慧来看,精神的污染才是最严重的污染。自古以来,我们这个世界和社会的主体是人,人的主体是思想,所以,只有通过改造人的思想才能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和社会,如果单单依靠外部的改革是不可能解决人类深层次的问题的。

 

正因为外在的污染跟我们内在的精神污染有着密切的关联,故而佛教认为首先应该改造人们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并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解决各种世间和生活的困扰。由此可见,佛教即是健全精神也是改善世界的科学,学习佛法就是学会用智慧去清理精神的污染......

敏珠林寺

Minzhuling 

——

 

 

    敏珠林寺是西藏宁玛派(红教)的三大寺之一,位于拉萨市山南扎囊县,是宁玛派(红教)在前藏的一个主寺,该寺建于清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由宁玛派的一位伏藏大师德达岭巴·吉美多杰创建。

    敏珠林寺是前藏宁玛派两座著名寺院(另一座为多吉扎寺)之一。因这两座寺院所传的伏藏不同而形成了宁玛派的两个小支派。敏珠林寺以传授"南藏"为主,附带也传授"三素"(即:大素尔·释迦迥乃、小素尔·喜饶扎巴、卓浦巴)以来所传承的佛教经典。在寺主的继承上以父子或血统关系上。这对研究藏传佛教中的宁玛派的兴盛、发展、衰落及其传承教义,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佛学基础

 

炯仁波切为佛学法义所做之汇总,总结一切佛学之名词、要义,全面阐述佛学之法统。既综合,又列举,有显有密。

修心八颂

 

许多大德在弘扬大乘佛法时,主要宣讲《修心八颂》,以此规劝大家修持菩提心。

转心四法

 

佛教主要是教人思维观察转心四法来入道。不思维这转心四法无论你看过多少佛教经典、多么热爱佛法都不能算是入门;

寂止的修法

 

佛教的禅修也叫禅定,是以智慧为导向的修行,这种修行能让你最终解脱。通过禅修,你的心可以平静而敏锐。

图片展示

上师语露

Guru´s Words

 ——

 

可以说,上师教授给你的是一条道路,

 

一条可以令你抵达解脱圣地的道路。

 

他会在终点等你,也可以回到起点引导你,

 

你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他需要的只是你对这条道路的信心,

 

并且勇往直前。

 

所以,他不是你的爱豆,

 

无需你用心情和喜好来对待他,

 

他不是为了满足你或讨你欢心的,

 

这绝不是他回归的目的

 

上师 

著作

Representative Writings

现在全球不断爆发伦理道德、治安秩序、环境人口、经济资源、人际关系等各类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以前所未有的高频出现率挑衅并威胁着整个世界和整个人类社会,这些问题,无法仅仅只依靠物质去解决一切的,基于此,敏珠林炯仁波切通过四本著作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精神信仰和精神生活呢,以及佛教信仰跟内在精神生活的一种关系,告诉我们如何运用佛法去主导外在的生活和我们的人生。

 

01 ——————

 

愚蠢的牺牲

 

人活于世,拿什么改变命运?怎样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利己走向利众?怎样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获得最大的福报?人生的来世与归途又在哪里......这些问题的答案,浓缩在《愚蠢的牺牲》这部畅销书里。

 

 

photograph album

上师影像

 

弘法足迹

Dharma   Activities

2018年 5月

文殊法会

 

大恩上师敏珠林炯仁波切慈悲应允应众弟子请求,予以众弟子文殊菩萨的加持,开显智慧

2018 

七月行 尼泊尔朝圣之旅

 

慈悲上师敏珠林炯仁波切带领弟子众,不辞劳苦,朝圣佛陀出生地,蓝毗尼

2019 

中阴文武百尊灌顶法会


大恩上师敏珠林炯仁波切为弟子众进行殊胜的中阴文武百尊百尊灌顶

Copyright @ VillaGrandis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180006020号-3    网站地图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